Search

最近有一次針對大學生的時間管理課程,課後有同學來問我,如果依照我的拆解行動清單邏輯,要拆解到最簡單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最近有一次針對大學生的時間管理課程,課後有同學來問我,如果依照我的拆解行動清單邏輯,要拆解到最簡單的行動,立即可行的下一步行動。那是不是類似這樣:當任務為「寫報告」時,就設計一個行動叫做「打開 word 」。

我思考了一下說,這樣拆解確實有掌握住一些關鍵,但其實還可以拆解得更好。同學問我說,是什麼意思呢?

我說,更好的下一步行動拆解,除了簡單可行,最好還能「有成果」。如果是我來拆解,我可能會把行動設計成:「先倒出腦中目前擁有的大綱想法」。

「打開 word 」,這個行動雖然簡單可行,但也有一個問題,那就是創造不出成果,沒辦法累積成果。事實上,對寫完報告來說,要不要打開 Word 並不重要。

而「先倒出腦中目前擁有的大綱想法」,我可以用 word ,可以用手機上的筆記,可以用錄音工具講出來,可以在紙上畫圖,這些行動也是簡單立即可行,但「有成果」。

時間管理的過程,就是在這樣的拆解中,幫自己找到更好的行動,更簡單可行但又可以推進成果的行動。

#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